刘高威,男,37岁,中共党员,在职研究生学历,现任新安晚报教育部副主任、高新区融媒体副主任。2003年参加工作以来兢兢业业,先后获得安徽日报报业集团先进个人,国家级、省级新闻奖等,业余时间热心公益,倡导“徳昭天下,日行一善”,发起并成立省级公益组织安徽善之源公益,以孵化公益组织、培育公益天使为使命,引导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参与公益。

今年3月7日,安徽电视台第一时间已近7分钟时间专题报道了刘高威的助学故事,记者详细讲述了刘高威与中国好人张景兰一起助学的感人故事。近五年来,作为志愿者组织和参与致敬好人,助学贫困儿童,关爱五保老人等活动超过100场,从铜陵、宣城、岳西到淮南、阜阳、亳州、萧县行程数千公里,累计志愿服务时常超过1000小时以上。

结缘教育公益

从2009年起,便立足报社成立新安教育义工团,积极开展公益教育类志愿服务,特别是邀请时任合肥市教育局局长方东玲、合肥六中校长范广伟等教育界的领军人物担任志愿者,相继邀约教育专家孙云晓、第九届国家督学吴秋芬教授等作客报社接听热线,为家长答疑解惑。教育义工团内包括教育专家、一线老师、优秀家长等,为学校、家长、孩子提供专业的教育支持。

开展家庭教育

响应习主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讲话精神,发起成立合肥市中小学学校家委会工作联盟,邀请中科大博士生导师刘仲林教授、吴秋芬教授、王芙蓉教授作为志愿者等深入学校传授家庭教育基本理念,并联合20多所学校共同学习、研究家庭教育,提倡尊老爱幼、妻贤夫安,母慈子孝、兄友弟恭,耕读传家、勤俭持家,知书达礼、遵纪守法,家和万事兴等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如在淝河小学开展每月一次的家庭教育讲座,让家长系统学习家庭教育相关理念。

倡导公益实践

家庭教育的核心是“言传身教”,行胜于言。因此,我们开始倡导亲子公益,专门设立公益小记者项目,小手拉大手开展公益活动。孝亲敬老板块,提倡“百善孝为先”,去敬老院探望老人;扶贫救助板块,去扶贫产业园听贫困户讲述脱贫故事,购买扶贫西瓜;关爱地球板块,坚持在小区内捡垃圾;助学贫困生板块,倡导捐一份压岁钱助学。平均每周开展4场活动,20多所学校近千名孩子受益。

支持拾荒主席

原省人大工会主席张景兰拾荒助学的故事家喻户晓,为支持她的助学事业,我们一起来到所资助的绩溪、萧县、霍山、蜀山监狱等单位,连续开展多场“好人进校园”宣讲活动、二十周年助学纪念会,并专门成立“童在兰天下”项目部。带着孩子去霍山走访,在调研农村教育的同时,也让城市孩子接受教育。

城乡教育互助

在助学过程中,我们切实感受到城乡教育的差距。于是,城乡教育互助计划诞生。在阜阳市周庄小学、王湾小学等评选孝心少年,并邀请他们来肥研学。孩子们第一次坐地铁、游览安徽名人馆、渡江战役纪念馆、合肥科技馆、安徽大学校史馆等,城乡孩子手拉手交朋友、共同成长。并促成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学校与阜阳市程集镇王湾小学结对子,送教下乡、联手开展公益活动、教师培训等。发动孩子们捐书,在阜阳市白行小区设立留守儿童图书室等。暑期公益夏令营,邀请乡村孩子们继续霸都之旅。

注册公益组织

公益,一定是一群人一起走。2017年1月4日,由刘高威等发起的安徽善之源公益在省民政厅正式注册,并担任理事长。即将成立功能性党支部,原省委宣传部副巡视员高敏担任党建指导员。公益事业步入快速发展轨道。2年多时间,已孵化5个公益组织;系统开展致敬行善者等项目,志愿者走访全省180多位各级各类好人,包括38位中国好人。为多位好人成立亲友团,支持他们本人及公益事业;在舒城县转水湾村开展乡村文明推广,在瑶海区华业社区开展好人社区建设;成立新安公益学院,实施大学生公益培养计划211工程等;为一中、六中、八中等1500余名高中生量身设计公益项目……

公益是个万花筒,参与其中,赢来幸福、崭新的人生。携手公益,一起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