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合肥:“问题清单”变“幸福账单 让百姓笑脸成为城市最美风景

来源: 合肥文明网  时间:2021-12-21

  高考考场分区改革,考生“满城跑”变“就近考”!

  二环“堵点”化通途,“民心桥”树“新样板”!

  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望楼却步”成“一键直达”!

  ……

  点滴变化折射为民初心。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补齐民生保障短板、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是社会建设的紧迫任务。

  今年以来,安徽合肥坚持人民至上、民生至上,将党史学习教育与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紧密结合,用心用情用力为民办实事、解难事、谋福事,用民生“加码”为幸福“升温”。

  出 题

  城市的发展日新月异,普遍化的“大服务”、个性化的“小需求”,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更加复杂和多元。

  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成为必答题,这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深化高效能治理的题中之义。

免费延时停车。来源:合肥日报

  今年1月1日起,合肥市区路内停车泊位免费停车时间由15分钟延长至30分钟,引发市民和网友纷纷“点赞”。“15分钟的免费时间太短,送个东西都不够用;现在免费时间延长了,这样的举措更加人性化!”家住合肥高新区的市民程丽说。

  这项举措源自一场听取对“十四五”发展意见建议的基层代表座谈会。从建议提出到落到实处,仅用4天时间,中间还隔了一个周末。在建议提出者、合肥蜀山区五里墩街道基层工作者朱红英看来,“这是政府将群众需求放在心里的结果”。

  不止于此,错时共享停车位、潮汐停车位、智能停车场……合肥以“优化停车资源”为切入点,推出一项又一项管用举措,让停车不再成为“老大难”。

  “好问则裕,自用则小。”问政于民方知得失,问需于民方知冷暖,问计于民方知虚实。

  “开门纳谏”,合肥畅通民意渠道,多方倾听群众声音。

  叮铃铃的电话声、嘀嘀响的微信声……声声入耳是“民声”。一头连着群众,一头连着政府,合肥将市县乡三级1162个涉及民生诉求的办理机构集中到12345平台,实行一站式服务,限时办理,努力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将心比心,换位思考。为畅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合肥各级各部门主动出击,倾听民声,问需于民,从群众关心的“小事情”做起,从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改起,把好事办到点子上。

  在合肥,不光有办理业务的窗口,还有“办不成”反映窗口。“要不是有这个窗口,孩子没法及时进行国籍认定,参加中考都要受到影响。”康女士口中的“窗口”,正是今年合肥公安在出入境新开设的窗口,专门针对因政策、系统等原因导致在普通窗口无法正常受理的“疑难杂症”。

  “‘办不成’反映窗口设立的初衷,是为了进一步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为群众提供一个申诉的渠道。”合肥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办不成”反映窗口已开设到了合肥公安出入境、车驾管、户政大厅等,力争做到反映的问题件件有回复、事事能解决。

  把问题摸上来,让干部沉下去。从设立“办不成”反映窗口到有事“码”上说,从走街串巷访民意到行走合肥解难题,合肥坚持为民初心,在积极回应群众关切的同时,联系服务群众“零距离”,察民情、访民意,将党史学习教育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列出“我为群众办实事”清单,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成为民办实事、解难事的实际行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作 答

  行百里者半九十。知民需,更要行民盼。

  曾经的金寨路与南二环路交口,“堵堵堵”是开车人“最痛苦的感受”,几十米的距离甚至要几十分钟才能通过。“从家到单位,每天都要四五十分钟。”家住合肥滨湖新区的王女士在政务区上班,对该“堵点”深有感触。“畅通二环(西南环)主线高架通车后,花在上下班路上的时间缩减了一半。”

  作为东西向的交通要道,畅通二环(西南环)项目沿线小区、商户、单位密集,交通压力大,地下管网复杂,施工空间局促,施工存在很多难点。为解决“疑难杂症”,合肥市成立畅通二环(西南环)工程建设指挥部,统筹协调建设。难题被逐个解决,“老堵点”变成“新通途”,“民心桥”树起“新样板”。

  越是群众觉得“难过”,就越不放过;越是事情“难干”,就越要大干。对于群众的“急难愁盼”,合肥以敢抓的狠劲拔丁抽楔攻坚办,亦以真抓的实劲只争朝夕抓紧办。

  “孩子出生时,就为家门口没有幼儿园而烦恼;没想到,这个问题今年解决了。”家住合肥经开区徽园附近的程林青说。2021年秋季,她的孩子顺利进入合肥明珠幼儿园徽园分园。

  “作为一所新建公办园,我们在完善设施设备的同时,实行特色教育。”合肥市明珠幼儿园总园长周盼盼说,为解决徽园周边片区幼儿入园难问题,2020年,合肥经开区将原先的休闲小广场改建为一个全新的高标准幼儿园,让该片区无小区配套园的116名幼儿“有园上”。

  大力实施新建一批、扩建一批、转换一批、补充一批“四个一批”工程,多渠道扩充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全市在园幼儿公办率和普惠率分别达51%和84%,6.8万名幼儿入园需求基本实现学位供给平衡。

  为让更多孩子在家门口能好上学、上好学,今年全市计划建成中小学40所,新增学位8.6万个,并积极与清华附中、北师大附中等合作办学。全市集团化办学覆盖75%的城区公办学校、54%的县城公办学校和100%的乡镇中心学校。

  把群众的小事当大事干,努力让群众看见变化、得到实惠、感受温暖——

  纾解企业引才难题,每年开展两次“智汇合肥高校行”活动;为新入职重点产业企业的大学生提供3年免租住房或等额租赁补贴,让大学毕业生边安居边就业。

  进行考场分区改革,市区2.9万名考生既免去往返奔波之苦,也解决因订不上考点附近宾馆而无法休息的烦恼

  ……

  最是“难事”显担当!

  “只要是人民群众欢迎、咧嘴笑的事,再难也要干到底!”合肥以“群众觉得”为出发点,以“群众所指”为攻坚点,以“群众满意”为落脚点,精准发力、持续用劲,回应“槽点”、纾解“痛点”、打通“堵点”、补齐“断点”,让市民收获了一个个“小确幸”。

在长江路与金牛路交口附近,一老旧小区楼房陆续加装了电梯。来源:合肥日报

庐阳区建华社区通过修整荒土堆、整合零星小地块,精心打造橡树湾口袋公园。来源:合肥日报

  阅 卷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一件件急事办实,一件件难事攻克,一件件愁事破解……

  “问题清单”变“幸福账单”。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指引下,合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让群众看见变化、感受温暖、得到实惠。

  “今年基本上见不到飞絮了,出门也不用‘全副武装’了。”走在5月的合肥街头,市民刘爱玲欣喜地发现,绿意葱茏时,恼人的飞絮明显少了,风景“养眼不迷眼”。直击“治絮难”问题,合肥通过科学截短意杨5万多棵,今年历史性实现春天无漫天飞絮,让市民尽享满城清新绿意。

  日前,合肥庐阳区三孝口街道辖区杏花小区2栋3单元开始安装电梯。该小区成为庐阳区首个实现加装电梯全覆盖的小区。居民苗逢春老人高兴地说:“我年纪越来越大,上下楼成了大难题。现在好了,可以‘一键’上下楼,轻松又方便!”今年以来,合肥新增开工建设既有住宅加装电梯484部。

  困扰周边群众20余年的石灰厂被拆后,变成了生态游园。“多彩的绿植和齐全的健身器材,让这里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感觉生活质量‘蹦’上了一个新台阶。”合肥经开区莲花社区辖区居民小谭高兴地说。

  ……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今年以来,合肥持续用力破解上学难、停车难、上楼难、安置难等30余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加快打造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幸福之城。

  与此同时,合肥市将各项民生“关键小事”纳入民生工程范畴,把人民群众的“幸福清单”转化为城市治理的“责任清单”,顶层设计、高位推动、集中攻坚,列出时间表、明确路线图、拿出计划书,为办好“民生小事”“民生难事”提供坚强保障。

  “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彰显了党委政府对群众诉求回应性的提高、基层治理能力的提升,彰显了党员干部的主动作为和硬核担当,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明显增强。”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吕鹏对合肥围绕群众“急难愁盼”攻坚克难的举措,给予了点赞。

  为民办实事,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一张蓝图绘到底——合肥始终把造福人民作为最重要的政绩,以常抓的韧劲锲而不舍持续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合肥日报)

责任编辑:徐程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