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民惠民有医靠 健康生活暖民心

来源: 合肥文明网  时间:2023-07-07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我们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

  近年来,合肥市扩大健康服务总体供给,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全面构建与合肥城市定位和经济社会水平整体相互适宜、功能相对完善、服务优质高效的整合型卫生健康体系,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改善医疗卫生服务,不断推进卫生健康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健康合肥”。

  打造一流医疗服务高地

  “抖得站不起来,腿上摔得都是淤青,有时候只能靠爬行移动。夜里也抖得睡不着。”72岁的患者刘女士患有帕金森病超10年。随着病情的发展,药物疗效减退,她出现了严重的震颤、肌强直、动作迟缓等症状。近日,她在市二院进行了脑起搏器手术,术后,其运动症状和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

  帕金森病是常见于老年人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根据国内帕金森病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我国约有300万名左右帕金森病患者,且每年新增患者超过10万名。据估算,合肥现约有2.6万名帕金森病患者。

  为进一步提高帕金森病诊治能力,为患者提供一站式全病程的管理服务,7月2日,合肥市帕金森病诊疗中心在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正式挂牌成立。

  据了解,合肥市帕金森病诊疗中心核心成员由合肥市二院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康复科、影像科等多学科团队组成,同时聘请了聚焦脑起搏器治疗技术及帕金森病领军专家等,参照国家级标准化建设,为患者提供疾病诊断与检查、药物及康复指导,并围绕帕金森病的标准化手术开展个体化术前评估和术后程控等服务。

  “此次成立诊疗中心,是希望发挥不同学科优势,交流讨论,为患者提供专业治疗方案。让合肥市及周边地区的帕金森病患者享受优质诊疗。”合肥市帕金森病诊疗中心主任、市二院副院长吴君仓表示。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坚持预防为主,加强重大慢性病健康管理,提高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

  推动区域均衡布局等是构建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合肥市提升规划站位和整体规划水平,优化医疗资源布局,推动供给扩容,全面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建设好“百姓家门口的医院”。

  近日,位于合肥新桥科创示范区内的首家三甲医院新桥国际医院正有序推进基础建设,计划于今年下半年开诊试运行。

  “新桥国际医院项目是一项大型的民生工程,医院建成后作为新桥科创示范区一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同时也是新桥科创示范区医疗体系的核心,将为示范区提供良好的医疗保障,满足群众医疗需求。”新桥国际医院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

  据了解,该医院占地面积约325亩,设计床位1000张,一期建成500张床位。二期将拓展住院部,并将建设国际医学中心、管培公寓、康养综合楼等。

  “为确保新桥国际医院高起点启动开诊,为企业和周边群众做好健康保障,还需反复推敲就医流程的各个环节,持续优化服务。”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该医院将着力引进高端人才,通过国际高端医学人才的引进,提升合肥市医疗健康服务整体水平,打造一流医疗服务高地。

  构建高效医疗服务体系

  近日,家住合肥庐阳区的朱女士因身体不适前往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在导医的建议下,她办理了电子健康卡,线上成功预约了专家门诊并轻松就医。随后,朱女士继续通过扫码完成检查、打印报告、取药等环节。“挂号、充值缴费都不用排队,一部手机全程搞定,节约了很多时间。而且当天检查的所有报告、用药清单在手机里都有记录,以后再来就诊,可以直接查就诊信息。”朱女士连连称赞。

  为提升老百姓就医体验,合肥市积极探索“互联网+医疗”,依托电子健康码整合各类院内就诊卡,实现全市医疗卫生机构一码通用。目前,已打通诊前、诊中、诊后就医全流程。通过健康合肥APP、官方公众号、小程序等渠道,市民可随时随地线上预约全市各大医院号源,到院后直接前往相应诊室,扫描电子健康卡二维码识别身份后就诊。就诊结束后手机收到就诊结算通知,点击即可缴费结算,无需排队。到药房使用电子健康卡二维码,扫码取药,方便快捷。相比以前的实体卡,电子健康卡还具有一次性注册,终身使用,跨区域、跨机构通用的特点,可实现全生命周期医疗健康服务记录。

  目前,合肥电子健康卡建设范围含合肥市卫健委、4县1市卫健委;市一院、市滨湖医院等9家市属医院、8家县医院和县中医院、100余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覆盖全市900余万常住人口,实现全市医疗健康服务的“一盘棋”。截至2023年5月下旬,合肥电子健康卡申领552.4万张,使用人次1.1亿次,通过电子健康卡进行的结算金额达到28.6亿元。而近一年来,合肥市一院、市滨湖医院、市二院等多家市属医院电子健康卡门诊就诊率超80%。

  5月,在合肥务工的滁州市定远县张桥镇的张先生,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做了胸椎磁共振检查。后返回到滁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复查时,忘记携带之前拍的片子。正当他着急时,接诊医生告知他:“没关系,现在省内医院做的检查,系统这边都能看到,即刻就可以调阅上次的检查结果。”张先生感叹说:“这太方便了,以后去其他医院,都不用拿着片子跑来跑去,而且比打印出来的胶片更清楚,还能避免重复检查,给我省了不少钱。”

  据了解,近年来安徽省大力推进数字影像服务,在影像数据互联互通互认方面不断发力,在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合理医疗检查方面取得了系列成果,基本实现全省医疗机构医学影像互联互通,让一张检查单从“单家可见”到“全省互通互认”。截至目前,省内91%公立医疗机构已实现数字影像互联互通,主动提醒次数2300余万次,累计调阅18万余次。

  未来,合肥市将聚焦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健康需求,突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大力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持续深化信息便民惠民系列举措,努力构建优质高效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合肥日报)

责任编辑:徐程遥
分享到: